正文篇幅较长,简单总结一下,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再去看详细介绍。注意:本文所有工具都是在Win11上进行的测评。
这款工具完成度非常高,任务栏大部分功能都可以替代,自定义程度高,还附带很多实用小工具和系统命令。比较适合想要隐藏掉任务栏,重度使用Dock栏的人群。
首先说说这款Dock栏中能放哪些东西。右键空白处选择插入新的Dock项目。
不过缺点是拖拽图标添加到Dock似乎有bug,需要手动配置路径,拿微信为例子,首先需要找到微信安装位置找到exe程序,然后复制路径到文件名称那里,文件夹配置也是类似。
再来看看内部命令,桌面、媒体、电源等等你能想到的命令和系统应用全部都有。
然后再说说Nexus好用的几个功能点,首先是支持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,并且支持同应用多窗口堆叠预览,就像原生的任务栏那样。应用有消息通知还会闪烁提醒。
很贴心的地方是还可以设置排除应用,防止误触激活Dock(比如打游戏的时候),还有相当多的细节可以设置,如:WIN + D显示桌面一直可见、图标锁定、右键菜单的设置等等,篇幅原因大家可以自己研究。
最后颜值方面,Dock栏上的所有图标都支持修改,包括运行中的程序。内置多种主题,支持导入主题。还有倒影效果、水波纹、阴影、鼠标悬停、点击特性、字体、图标大小、间距等等细节统统可以自定义。
主题虽然自带了十几个,不过好看的不多,好在是支持导入皮肤的,这里提供几个我常用的皮肤。
导入操作十分简单,只需要点导入按钮选择zip包即可。
最后提醒一下配置可以导出备份,设置好了一定记得备份一下。要不然不小心卸载了或者重装系统辛辛苦苦设置半天都没了。
RocketDock很早之前就介绍过了,一款很有年头的Dock工具。软件很小巧,使用方法也非常简单,直接拖拽快捷方式就可以添加/删除。
RocketDock收纳效果十分出色,支持文件夹映射,可以用来整理收纳应用和文档文件。显示效果也很美观,有网格和扇形两种显示方式。
设置方法也很简单,首先右键添加项目选择Stacks Docklet,然后填写需要映射的文件夹路径和图标路径,模式中可以设置方格和扇形。
另外,RocketDock也支持导入皮肤,我会提供安装好这几个皮肤的版本,大家解压后可以直接使用。
软媒魔方全家桶提取出来的单文件绿色版,免安装,大小只有3M多一点。打开后默认是这样的,都是软媒魔方自家的广告。
别急,我们右键选择图标管理,将他默认自带的这些图标全部删掉,然后配置自己的图标就好了。
分组中支持放入应用、文件、文件夹、网址(目标栏里直接输入网址即可),图标都可以自定义,简单设置了一下就变成了这样的。
支持拖拽添加和删除,操作起来很方便,可以直接拖拽到分组里,并且支持批量添加和快捷删除分组内的图标。
个人感觉操作体验和显示效果上来看,软媒桌面比RocketDoc使用体验要好。
BitDock是一款macOS风格的Dock工具,整体效果和动画还是很丝滑的,UI做的很用心,界面都很美观。
Windows上体验macOS的最佳选择,MyDockFinder是一款仿macOS桌面工具,除了dock栏还附带顶部的Finder条(可关闭)。
首先最大的亮点是各种背景模糊效果和丝滑的动画。dock栏,右键菜单,和界面背景的透明度、模糊强度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,风格和Win11非常契合。
关于Windows Dock栏,有人觉得很鸡肋,完全不如任务栏;有人用习惯了macOS觉得离不开dock栏;个人认为Windows上很难完全摒弃任务栏,macOS的dock栏之所以好用,是因为它是系统级的,是和整个桌面交互融合在一起的,而Windows上通过程序来”模拟“的dock栏体验上终究比不上系统级的任务栏。
但我觉得任务栏和dock栏不是替代关系,dock栏颜值高,有很强的收纳整理能力,任务栏操作体验更舒服,所以我全都要!
两种方案供大家参考:
1.保留任务栏
dock栏只当作桌面收纳整理和常用应用的快捷入口,任务栏正常使用(觉得丑可以设置任务栏背景透明,其他文章有讲过),我目前用的方案。这种方案dock栏无需设置显示启动的应用,只显示固定图标,以上5款都能用,大家按颜值选吧,推荐软媒桌面,低占用、稳定、简洁。
2.隐藏任务栏
设置自动隐藏任务栏,非必要时不使用,主用dock栏进行交互。这种方案适合习dock栏重度用户,所以功能上需要满足显示活动应用、窗口预览。有托盘图标、右下角网络音量更佳。个人感觉按这个条件排序依次是:myDockFinder、Nexus、BitDock。